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5:51 点击次数:57
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今天回答网友的问题,身体总怕冷。轻度身体冷多与脾湿相关,脾主四肢,若脾的运化功能减弱,湿气内停,就容易导致四肢发凉、触感偏冷;而更普遍的身体冷,则多因阳气不足或寒气内侵所致 —— 阳气是身体的 “温煦之源”,阳气亏虚则温煦无力,全身或局部易畏寒;寒邪若侵袭人体,会凝滞经脉、阻碍气血运行,进而引发怕冷症状,具体还需结合个人整体状态进一步分辨。
图片
从西医角度来看,身体冷可能对应多种健康问题。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,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,身体代谢速率减慢,产热减少,患者常出现全身怕冷、手脚冰凉;贫血患者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,身体各组织供氧不足,能量生成减少,也会频繁感到寒冷;此外,雷诺氏病患者在遇冷或情绪波动时,肢端小动脉会发生痉挛收缩,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,引发手指、脚趾冰凉,严重时还可能伴随颜色变化。
《素问・调经论》中提到 “阳虚则外寒”,明确指出阳气亏虚是导致身体怕冷的重要原因;《灵枢・邪气脏腑病形》也有 “阳气不足,阴气有余,则寒中肠鸣腹痛” 的表述,既说明阳气不足会引发内在寒冷,还提及可能伴随的腹部不适等症状,这些论述为后世理解和调理身体冷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。
针对一般的虚冷怕冷症状,我用一个注重温和调理的基本方,核心思路是在补气血的基础上少量温阳,避免使用大量 “火法” 伤阴,就像用萤火虫的微光温和供暖,而非烈火灼烧。方剂组成如下:黄芪 15-30 克、党参 15-30 克、白术 15-30 克、茯苓 9-15 克、炮附片 6-9 克、干姜 3-6 克、炙甘草 6-9 克、桂枝 3-6 克。具体用法为:将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浸泡 30 分钟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 30-40 分钟,滤出药液;再向砂锅中加适量温水,重复煎煮 20-30 分钟,将两次药液混合均匀,每日一剂,分早晚两次温服。
这个方剂能改善虚冷怕冷:黄芪、党参性平味甘,擅长补中益气,气足则能推动气血运行,间接辅助温煦;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,既能改善脾湿导致的四肢冷,又能通过健脾促进气血生化,为后续调理打下基础;炮附片、干姜性温味辛,是温和的温阳药材,少量使用可补充阳气、驱散寒邪,避免大量温阳药引发 “上火” 或伤阴;桂枝性温味辛甘,能温通经脉,让阳气更好地布散到全身,缓解局部怕冷;炙甘草则能调和诸药,缓和温阳药的燥性,同时增强脾胃对药材的吸收能力。整体来看,此方通过补气血、健脾祛湿、少量温阳,能针对性改善阳气不足、脾湿或轻度寒邪引起的怕冷,同时缓解伴随的精神萎靡、手脚冰凉、食欲不佳、乏力等症状。
在实际调理中,需根据具体伴随症状灵活加减:若患者除了怕冷,还常感觉手脚冰凉且伴有麻木感,多因气血运行不畅,可在方中加入当归 10 克、鸡血藤 15 克,当归补血活血,鸡血藤舒筋活络,助力气血通达四肢;若患者怕冷的同时,还频繁腹泻、大便稀溏,多为脾肾阳虚,可加补骨脂 10 克、益智仁 10 克,补骨脂温肾助阳,益智仁温脾止泻,强化脾肾温煦功能;若患者怕冷且伴随腰膝酸软、精神不振,多与肾阳偏虚相关,可加杜仲 12 克、枸杞子 15 克,杜仲补肝肾、强筋骨,枸杞子滋补肝肾,辅助补充肾阳;若患者除怕冷外,还常有胸闷、身体沉重感,多为湿邪偏重,可加藿香 9 克、佩兰 9 克,藿香、佩兰均能化湿醒脾,减轻湿邪对身体的影响;若患者怕冷且容易疲劳、说话有气无力,多为气虚明显,可将黄芪、党参的用量各增加 10 克,进一步增强补气之力;若患者怕冷的同时,还伴有胃脘冷痛、吃生冷食物后不适,多为胃寒,可加砂仁 6 克、吴茱萸 3 克,砂仁温胃和中,吴茱萸温中止痛,缓解胃部寒痛;若患者怕冷且伴随头晕、面色苍白,多为血虚,可加熟地黄 15 克、白芍 12 克,熟地黄滋阴补血,白芍养血柔肝,补充血液以助温煦;若患者怕冷且手脚冰凉的症状在冬季或遇冷后加重,可加细辛 3 克、生姜 3 片,细辛温经散寒,生姜温中止呕,增强驱散寒邪的效果;若患者怕冷但偶尔会出现口干、咽喉不适,担心温阳药伤阴,可加麦冬 10 克、玉竹 10 克,麦冬、玉竹均能养阴生津,平衡温阳药的燥性;若患者怕冷且伴随睡眠不佳、易醒,多为阳气不足影响心神,可加远志 9 克、酸枣仁 12 克,远志交通心肾,酸枣仁养心安神,改善睡眠质量。
最后必须强调,中医调理的核心是 “辨证论治”,每个人的体质、怕冷的具体诱因、伴随症状都存在差异,上述方剂及加减思路仅为科普相关知识,不构成任何用药建议。若身体持续怕冷且影响生活,务必找专业中医师面诊,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结合舌象、脉象及具体症状,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,做到 “千人千方”,确保调理的有效性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杏仁弘道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pc加拿大开奖号码预测结果查询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